我们对人生或者感情的那一点点窥视


文/周宏翔

 

这个结尾过于潦草,但挺好的,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结尾都是潦草的。


To H

几年前我们坐在一起喝酒,讨论过“真相”的事情,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。这些年,我对于自身的麻木越发明显了,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了被上帝遗弃的棋子,当然,不止我一个人,还有许多和我同龄的人,几乎已经不敢讨论梦想了,也没有什么生活的激情,只想着把每一天过好,而不是畅想十年、二十年后。如果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那个关于“真相”的可能性,那么有可能是上帝(或者说背后的玩家)也对这场游戏失去耐性了。

我们曾说,其实我们不过是活在这个世界的副本,真身大概存活在我们看不到的另一个世界,他们或许是肉身,也或许是灵魂,更或者是操控我们背后的玩家。我们因为被制造,而有了玩家在这个所谓“人生”的游戏中的代表性,当然很多练废的角色就变成了NPC也不一定,但总有厉害的玩家在不断地为他的角色塑形,从一个关卡到另一个关卡,不断收集可能的材料和武器,为了更有趣的冒险进攻。后来我们也说到,那些真正的伟人,或者科学家,发明者,大概是过早地窥探到了这个“真相”,而与背后的玩家进行了交谈,他们通过他们可能窥见真相的方式,了解了普通角色无法触及的秘密,于是打开了隐藏的关卡,得以让这个世界有了一些进步。

 

但时至今日,是不是这个游戏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开发往前的可能性,而让玩家丧失了兴趣,才就此进入了一个全球放缓的时期。

这些年,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陆续离开了这个世界,或者说,他们的副本遭到了破坏,玩家打算重新开始训练新的角色。而关于失去的悲伤,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浪费。二十多岁谈论爱情的时候,我们以为缘分是一场怦然心动,后来才知道,人和人的相遇都是过早被安排好的,即使在第一个场景错过,也一定会在第二个场景遇到,因为角色之间产生故事的关键,就是相遇。相遇之后才会有喜怒哀乐,才会有悲欢离合,才会让角色本身得以丰富和升华。与此同时,站在我们身后的玩家,或许根本没有任何表情,他们只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这些情感当作是某个游戏单元,真正当真的只有我们自己,我们为情所困,为爱所累,我们把爱情看得很重,但这不过只是玩家给我们的一个悬赏任务,过关了,就有奖励,进入next level,失败了,退回原点,可能就要再分配给你下一个相遇的人。

我曾经大张旗鼓地在小说里吹谈爱情,现在想来,可能真的会让背后的玩家发笑。

但真的看破了这些又怎么样呢?人生不会因为你知道更多真相而变得有趣一点,因为玩家总会让你前方的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关卡出现。然而说来说去,一场人生游戏也不过就是三万来天不到的时长,但当游戏结束之后,玩家会不会因为玩得尽兴而略感惆怅呢?无穷时间的尽头,他们在玩完我们这个角色之后,创建下一个角色,循环往复,总会有烦腻的一天吧?


To Z

正巧你写信过来,我想给你看看我最近写的故事:

K觉得爱情已经发生了变化,是时代的变化,他的世界里不会再有缪斯出现了,因为爱情已经不能给任何人带来灵感。爱情的形式越多样化,爱情的纯粹性就在不断降低,现在的人不能理解二十年前的人的感情,二十年前的人也不能体会五十年前的人的朴质,人在越来越自私的路上走得坦荡,却在真情可能发生的时刻选择逃避。现在还有纯真的爱情吗?K表示质疑。就像他爱上了一个有对象的人,他要遭到自己内心道德的审判,他知道他这么做是不对的,但是他依旧爱这个人,当然,现在这个社会,只要你不是公众人物,你可以做任何道德感低下的事情,可以把对方从他对象手里抢过来,也可以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,做地下情人。而这样的故事,放在2025年已经过时了,当下的人对K的劝解是,这是个不正确的人,一段不正确的感情,你宁愿单身,洒脱,大大方方做自己,也不要去爱这种人,不值得,不应该,不必要。

K对爱情产生了质疑,爱一个正确的人当然重要,但爱产生的时刻,是不会判断正确的人的,不是吗?所以他执着地选择继续爱这个人,直到把他的激情耗尽。因为不伦,让他在感情中有了新的思考,他时常把自己抽离出来,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,他到底是喜欢这个人,还是喜欢在这不轨的关系中的危险性?如果这是一段安全的关系,平常的关系,会不会反而过早地放弃这段关系。

因为玩家觉得无趣,不够成情关的挑战,迟早会让他沦为NPC?


To H

这个故事放在当下确实有些老套了,虽然最后他进入了上层的思考,但人与人的关系如此陈旧乏味,当然这不是你的问题,而是社会的问题,人和人的感情关系已经不会再有更新的发展了,一来是法律和道德的长期规范,让人性的多样性早变得单一;二是人已经对于普通的情感纠缠产生了厌倦。过去大多数小说里,人是拥有人性的,那种曲折幽暗的,在日常生活中极难得以见到的,但是后来没有了,人变得越来越“神性”,当然神是什么样子,我们不得而知,但我们理所应当地将其理解为,不犯错,不能犯错,不允许犯错的姿态,加上互联网将话语权的放大,任何人都可以批评任何人,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和人结盟又随时割席,导致真真假假的阵营去重新规范了所谓的规范,最后标准就变得越加混乱。人不能犯错,自然就不敢爱了,像你故事里写的那样,还执着地去为一段错误的关系付出,现在的年轻人是不理解的。

 

To Z

那么你说,玩家是为了让创造的角色变得更愚蠢才继续玩这个游戏吗?


To H

当然不是,只是为了筛选更聪明的角色,他们需要有能跟他们对话的角色再出现,至少现在还没有。


To Z

不管怎样,我想继续把这个故事讲完:

有一天,K所喜欢的这个人消失了,没有告知缘由,也没有说明去处,只在K疯狂发信息打电话联系不上之后,才得到对方的一小则留言——我没事你放心,这几天我可能不能陪你了,等我过几天再和你联系。

然而,三天过去了,五天过去了,七天过去了,对方都没有再联系他。他做出无数假设,后来发现都是徒劳,原来真正检验他是否喜欢这个人,只用一件事就可以验证,就是这个人如果从未出现在他的世界里,他是否期待对方出现过,哪怕一次。

我可以为K设想这个消失的人到底去了哪里,或许是对方的爱人发现了他们的关系,或许是他犯了什么事被逮捕了,或许他想结束这段关系,总之,可能有无数可能,但对K来说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发现自己在意这场“失踪”,在意即是答案。


To H

我喜欢这场“失踪”,也喜欢你对K内心的解释。但是我想说,当我们成为“上帝”这个角色的时候,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笔下的任何人物,但我们自己作为背后玩家操控的角色时,他们似乎没有那么愿意让我们随时被操控,他们仿佛更想看我们自己做决定,看我们自己困住自己,他们更像是一个无情的看客。他们赋予我们情绪,赋予我们思考,但大多数人都在思考细微狭窄的小东西,没有人真正在思考更大的东西,这才是他们觉得游戏无聊的原因。他们更希望某个角色能够“觉醒”,意识到自己不是自己,需要与他们对话,他们期待那场对话。

K不会和你对话,他接受了失踪,开始猜测失踪,他还是回归到了普通的角色上,但失踪是安排得有必要的,我承认。

 

To Z

在去巴黎的路上,我喜欢过两个人,这件事我可能没有和你说过,一个是在飞机上,另一个是在梦里。

 

To H

所以这个K其实是你自己的故事,对吗?

 

To Z

你相信玩家为我们设置的参数吗?就是所谓的命理、星座、八字、紫微斗数等等,每一个参数对应着我们这个角色,不同的角色参数不同,得到的任务和命运也不同。我时常会把好几个人的命盘放在一起做比较,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转折,他们是波形图还是柱型图,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。这个研究很有意思,后来你会发现,玩家将每一天分割成了小时、分钟以及秒,而人物出生对应的时间仅仅差了一个秒针的时刻,就有不同的人生轨迹,所以时间也是他们的设置之一。

K当然不是我,当然也可以是我,是你,甚至是任何人。就像你说,如此的每个人都变得麻木,而K反而是一种理想主义,一种可以爱任何想爱的人的理想主义。张爱玲在小说中写,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,哪里还有工夫恋爱。这句话,初看是看不懂的,以为她写错了,或者写漏了一个字,几年后,我重读《倾城之恋》,越发觉得张爱玲就是那个过早和玩家对话过的人,前一个“谈恋爱”是形式,后一个“恋爱”是感情。我们总是在注意人跟人之间的关系,而忽视了人跟人之间的感情,这就是这个时代。

收到你的来信,和我重启几年前我们谈论“真相”的话题,让我倍感开心,我以为你已经忘记那个晚上我们窥见的一些东西,当然,这是非常小非常小的一部分,可能离“真相”还有十万八千里,但是这些年,我因为那夜的对话,有了新的认知,至少在自己追求的事情上,不再那么执着,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安排,所以对于迎来送往的关系,已经聊熟于胸。那些出现,那些消失,都是与命理八字星座紫薇一样,由玩家设置好的,你的痛苦快乐悲伤喜悦,都是在他设置后产生的效应。

现在对于爱情,我反而变得更积极,因为我知道,我的任何一个举动,都将是对爱情关卡的一次冒险经验收集,必然是为下一场更大的冒险做准备的,当然,也可能徒劳无功,因为玩家随时可能更改任务,或者觉得无趣,但在当下那个时刻,我的一点点“觉醒”来自于,我可以感知我的喜怒哀乐属于我自己,而不是属于玩家,那是他唯一操控不了盗取不走的一点点私存。

关于K的故事有一个结局,或许不一定好,但我还是想告诉你:

那个消失的人,很快就出现了,甚至选择了和K走到一起,而那段消失,既不是考验,也不是躲避,而是与玩家展开了一场对话,提前于K更早地发现了“真相”,而被玩家邀请去对谈了。对谈的结果是,如果所有的游戏都在规则范围内进行,这个游戏很快就会被淘汰,新的规则需要出现,在那之前,他选择回到K的身边,哪怕他们也不清楚爱情何时走到终点,但在旧的游戏里,有自己做决定的事情,还是很爽的一种感受。

以及,因为K可以是任何人,所以没有性别,我统一用了“他”。

 

To H

这个结尾过于潦草,但挺好的,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结尾都是潦草的,我喜欢这份潦草的人性,以及生活感的粗糙。

今天写这封信之前,我做好了你不会回复的准备,因为我们已经太久没联系了,我想你可能已经“消失”,但没想到你能和我好好聊聊,至少今晚能睡个好觉了。

明天睁开眼睛的时候,我们会看到新的规则吗?人和人会有新的爱情方式吗?或许什么都照旧,但我同意你说的那句话,在旧的游戏里,有自己做决定的事情,还是很爽的一种感受。

希望我们都能如此。谢谢你的回信,如果我们还有机会见的话,下次见。

责任编辑:李嘉龙

征稿信息见@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。编辑部官方微信:oneapp2020。定期发布问答收集,赠送书籍和周边礼物,欢迎读者添加。

作者


周宏翔
周宏翔  @周宏翔
青年作家,代表作《名丽场》《当燃》

相关推荐


阅读
你进屋敲门了吗
文 / 肖爻悄悄
阅读
这个爱情贬值的年代
文 / 周宏翔
阅读
我们没有人是真正相信爱情的
文 / 周宏翔
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