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石头剪子布”的不同叫法


文/李倩

大学同学在硅谷生了一对混血儿,起名叫小熊和小豹子。上周同学聚会,大人聊天儿,兄弟俩自己在一边玩儿,遇到玩具争拗,会自己决策。两个小朋友用手比画着石头、剪子、布,口中念念有词,发现矮哥哥一头的小豹子咕哝的是rock、paper、scissors,原来这游戏还有英文版本。

维基百科、百度百科都把这游戏的发明权归在了中国人名下,提及应该是随着海外贸易传入欧美,十九世纪晚期的西方作家也明确地说是种亚洲游戏。2002年起,加拿大多伦多已经举办了数次国际比赛。不过,我对词条里引经据典把石头剪子布的源头追溯到汉代颇有疑虑。现在大家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是《新五代史·史弘肇》:“他日会饮章第,酒酣,为手势令,弘肇不能为,客省使阎晋卿坐次弘肇,屡教之。”事实上这段史料只能证明中国汉代就有了猜拳行酒令,而这风俗一路延续至今,成为中国酒桌文化的重要组成。虽然游戏形式大致相同,都是喊出口令各自出拳区分胜负,但二者似乎形似而神不似。一来使用场合有别,猜拳从汉代至今,就只用于成人宴饮,而石头剪刀布则多用于童戏中决策;二来游戏原理有异:猜拳者,双方各喊数字口令,以出拳出拳凑成己方数字者为赢;石头剪刀布却是双方喊同一个口令,手势循环相克,布包石头,石头砸剪子,剪子剪布。

所以,即便是孩子从大人的猜拳行令中揣摩出了自己的手势游戏,这其中,还缺乏关键的证据链条,证明二者转化的机制。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如今遍布全中国,几乎所有的孩子小时候都玩儿过。普及性这么高的东西,各地叫法却五花八门,北京人叫“cèi丁壳”,上海人叫“猜咚猜”,成都人叫“实拳儿”,西安人叫“猜咚吃”,天津叫“笨桥裹”,长春人叫“竞钢浪锤”,杭州人叫“琴棕绷”,广州人叫“包剪揼”。相比之下,出现在汉代的“手势令”发展到今天,在各地方言中无非叫“猜拳”、“划拳”或者“豁拳”,花样并不很多。二者叫法的巨大反差恰恰说明了,石头剪子布的出现很可能要晚得多,没准儿都是明代以后的事儿。之所以找不到比较准确的记录,多半是因为文人觉得那是无聊童戏,不屑记之。编纂词条的人好古之心可以理解,但追溯到汉代,未免牵强附会。

这就像同样是今天常见的农作物,稻子、麦子的称呼通行全中国,方言中变化极小。因为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两千年前的湖南,而种植小麦也至少有四千年历史,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,它们是汉语的核心词汇,今天方言的说法是从古汉语一脉相承的。而十六世纪才传入中国的玉米,在各地的说法就有包麦、玉蜀黍、秫秫、玉高粱、饭包粟、芦穄、苞芦、苞米、棒子、番豆等各种说法,看得出来,各处连把它归入五谷的哪个类别都没法儿统一。这也恰是汉语方言分化之后,各地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语言特点起名的结果。

下一次,想知道某人的来处,就问问他,贵府上小时候玩儿的石头剪子布游戏,是如何称呼的?

责任编辑:梅不谈

本文选自李倩文集《回锅肉和香菇菜心的语言等级》。

作者


李倩
李倩  
北大中文系毕业语言学者。

相关推荐


阅读
回锅肉和香菇菜心的语言等级
文 / 李倩
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