宅在家,我们能干什么?


文/专三千、张拉灯、曲尚

宅女失格

文 | 颗馨

这个长假的朋友圈,一半是疫情新闻,一半是下厨房。

我第一次知道我身边有这么多人都会做饭,而且都有一些唬人是拿手好菜。初级的是分享自己番茄肥牛煲,土豆烧牛腩,滑蛋大虾等等家常菜的秘诀,配上家人吃光的饭碗,打着超级下饭的旗号,鼓动其他人一起做。再进阶一点是在家开始做一些外面卖的食物,大费周章的腌制鸡肉,做炸鸡,或者刚好赶上家人生日,在家自制奶油水果蛋糕等等。现在见到最厉害的是自己做面点的,从和面开始做仙豆糕,蛋黄酥等等。待在家里做什么呢,电视看腻了,游戏打累了,只剩下天天做饭了。

我不是下厨房的一员,我太懒了,在生活还有丰富多彩的外出活动的时候,我连游戏都懒得玩。要不是这次宅家长假,我都不知道消消乐原来这么好玩。不得不感叹,消消乐真是一款简单又杀时间的游戏,给我的长假增添了很多乐趣。

每个春节,我都会完整看一部电视剧,今年看了一部没什么名气的《检察官内传》,琐碎日常,不讲侦破,阴谋,就是些小城检察官的日常故事,热闹可爱,还有点亮眼的主题和叙事,轻松幽默之余还有点感动,算是我比较喜欢的电视剧类型,不见得多曲折和新奇,重要的是人的故事。还有一部跟着爸爸在家看的国产剧《新世界》,如果习惯国产剧拖沓的剧情,喜欢民国历史的可以看看,讲北京解放前的故事,陪着爸爸妈妈聊聊天的时候看看也还不错。毕竟不是这次长假,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和家人朝夕相处呢。


欢迎来到无聊联盟

文 | 梅头脑

无辜柑橘为何惨遭剖腹产手术?草莓脸上麻子为何被牙签扣尽?香烟为何被细数烟草?

清华学霸为何用函数蹂躏小猫?父母为何要劝诫儿女远离微信运动榜首?洗衣粉为何总被当奶粉喝掉?

调查问卷为何被哄抢争做?网友为何兼职复读机转发挨骂?雷火神山挖掘机为何天团出道?

中年男人为何鱼缸钓鱼?情侣为何主动要求吵架?楼上的你为何要一天到晚弹简单至极的《童年》?我又为何要写?

这一切的一切,究竟是人性的扭曲,还是道德的沦丧?

不,只是我们太无聊了。

 

有一种闲,叫你妈真闲

文 | 阳子

你永远不知道你妈会以何种方式震撼你。

就比如我妈吧,人生爱好就俩,一是羽毛球,曾凭借不懈的业余努力夺得市里羽毛球赛的冠军,括号:中年组;二是爱美,不是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”,是比这个夸张一百倍的爱美。

在家闭门不出的这段时间里,为了不闲出病,她在家里练起了“跳杀”(一种羽毛球技法)。也许是为了观摩自己的动作,招呼我出来给她录像。

录像嘛,没问题的。可在我举起手机的那刻,她大叫一声:“等会!”然后去试衣间换了一套打球专用服装,对着镜子涂了口红,有模有样。虽然我也不知道她有多久没洗头了。

我想,行吧。

换装出来,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,爱美嘛,照片当然不能少。接下来录了一个回合的正常动作,一个回合慢动作(可以看清楚跳了多高),大概跳杀了十几下。

接下来就是震撼我的时刻。

“完事了吧?”吹了一通彩虹屁之后,我放下手机准备回屋。

我妈说:“等一下,我还有五套衣服没换。”

那天下午,每套衣服都走了同样的流程。我妈算下来一下午跳了得有一百下,而我为了给她拍大长腿,蹲起运动也没少做。完事后她把视频都发给我,让我给她剪一个完美的版本出来,最好每套衣服都能出镜,跳到高处变成慢动作,美丽与帅气兼顾,尤其要突出球技的高超。

为了存那几个视频,我删了不少手机App。毕竟人穷,内存也跟着吃紧。

但不管怎么说,总归是有好处的,比如我总结出了一个普世真理:

人,就是要习惯做生活的乙方。

 

减肥

文|曲尚

这是我第三次过年减肥,原因很简单,在家肚子叫没人听见。

年前有一期编辑部专栏,我在里面提到我那几天的食谱,有读者评论我吃得可真多,我当时觉得这位读者在夸我伙食好,也没多想。

直到我放假回家,几个月不曾上过秤的我突然面对了自己,我才发现那位读者的话不是在夸我,我也终于意识到,自己是时候做些什么了。

拿起纸笔,记下我的减肥计划。(具体不能多说)

原计划五天,但在第四天的中午,我实在饿到不行,临时决定放弃。不过在我四天的坚持下,还是有所成效的,比如:小肚子没了、双下巴收了、腰也细了些。

我拍了张照片,将年前和年后的进行对比,还真别说,效果是肉眼可见的。

我向来佩服减肥成功的人,对自己狠得下心,比什么都强。

回想一下我的减肥过程,虽然那四天很难熬,见什么都想吃,喝水喝到吐,但再难也都熬过来了,后来放弃也是为了身体着想,毕竟这疫情时期,人需要抵抗力。

算了还是不找借口吧,该吃吃该喝喝也没什么不好,稍微控制体重,自己能接受就好。

人生本来就很难了,何必再为难自己的胃呢?

祝你吃喝快乐,学习进步,工作顺利!

 

一个真正的男人

文 | 专三千

面试的时候我喜欢问应聘者一个问题:如果你有半个月的假期,你会去完成一件什么事?

疫情之下,这成为了我要回答的问题。

当我知道假期延长时,我有过好几个计划:

一、用15天写完一本书。

我是个编辑,但我也有编辑。要知道,做编辑的编辑是极其痛苦的。因为我对他的威胁和催稿了如指掌,那都是我用过几万次的套路。所以他花了整整一年也没有从我这里骗到一个字。

二、看完已经加入书架的书。

《作家之旅》和《千面英雄》是我看到一半的书,我准备把它们看完;《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》我已经翻开5次,还没有读完;《坏血》甚至已经找不到了。

三、做一点记录疫情的事。

记录每天的朋友圈,记录大家的情绪,记录大家转载最多的链接。

当然,最后所有的规划都败给了我妈。

我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妇女,在她眼里,你的IPO计划也比不上她的一日三餐规划。

冬天,菜容易凉,她必须等所有人到餐厅落座后才点火炒菜。好像她点的不是灶台,而是火箭发射台,必须所有人注目倒计时。

饭后必须闲聊一个小时,用于消食。

我的一天,被三餐安排得格外充实且妥当。

当所有的计划都流产,留下的只有一个真正的男人。

你经常和家人呆在一起吗?不错。

因为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,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。

 

出家人不打诳语

文/张拉灯

过年期间我没出家,确切说是没出家门。响应号召的同时自我修炼,关在房间里思考人生,妄图成为当代达摩祖师,现世面壁尊者,至今毫无所获。因为人生是活出来的,不是想出来的。

身居陋室,心系天下。每天看微博,状态起伏,失望,悲伤,唉声叹气。身心煎熬,同时想到自己能做的很少,更煎熬。好在去年学到一样很重要的东西,叫放弃。不是不坚持,是都行。放弃执念,放弃刻薄,放弃悲伤,放弃放弃。其实也没啥,本来就没啥。

不对生活抱有任何期待,是通往幸福的一条捷径。

打开电脑,捧起书,想暂时逃离痛苦,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想尝试新的东西。无论是电影,音乐,还是书籍,只想把熟悉的作品再过多遍,不愿尝鲜。喜欢的导演看了无数次,从姜文,北野武,王家卫,韦斯安德森......几乎下个画面是什么都能脱口而出,依然不腻——只希望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不愿抬头。

由此想到,好像大家都是如此,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的。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很好地实现了这个愿望。顺理成章,我们也在点滴中加深自己的偏见,在无数路口分道扬镳。所以我最近的一个收获是,要对周围世界进行普遍性关怀。感受每个局部的幸与不幸。每块场域同时存在无数局部的共振。我们都活在共振的节奏中,同呼吸,共命运。

马赛尔·普鲁斯特说:“事实上,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。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,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,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。”文艺作品能给到我们的,实际上都是让我们自己发现的。

多年后依然会有人想起关于这一年春节假期,所有关于它的感动和振奋,心酸以及无奈。让这段时光铭刻在记忆里,与用文字和影像记录画面同样重要。用不了多久,我们都要走出家门,走向车站,走向工作。未来会怎样呢?

都会好的,出家人不打诳语。

责任编辑:梅头脑 onewenzhang@wufazhuce.com

编辑部微信:oneapp2020。定期发布活动,赠送签名书和周边,欢迎添加。

作者


专三千
专三千  @专三千
一个粗糙的人
张拉灯
张拉灯  @张拉灯_
青年文艺工作者。
曲尚
曲尚  @止于曲尚
写故事的人。

相关推荐


阅读
今年很难,但依旧要过年
文 / 张拉灯、曲尚
阅读
假日结束倒计时
文 / 阳子、颗馨、曲尚
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