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(51周)2017-12-11~2017-12-17
本周单字“惶”。岁末年关,人不自安,百感交集。饭友豆奶“重读一遍《捕蛇者说》,戚戚然,惶惶然”;研究者老蛮面对“13个地区的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足一年”惶惶然,手足无措,“面对这个黑色幽默一般的现实,我除了能在这个大冬天的下午,紧一紧皮衣之外,做不了任何事情”……这次第,惶惶复惶惶,也是担待不起。
“北京把河北的燃煤取暖禁了,煤改电又没跟上,好多乡镇村学校的小朋友只能在操场晒太阳上课,因为没暖气,教室太冷了,我有个同事说:‘这都是为他们身体好,这样他们就不会得肺癌了’……这则来自饭友NeverTilt的转述凄惶之外,也多绝望。
周二,学者孙立平文章刷屏朋友圈。半月间发生在北京等地的诸多怪象被孙先生归结为“惶惶不可终日”:“我们在生活中有多方面的需求,其中之一就是对确定性的需求,就是说,我们想生活在一个确定的、有章可循的、可预期的环境当中。换言之,这就是对于安全感的需求。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,这种需求都不是一种奢侈。”
汉字“惶”为会意字,从忄,本义指恐惧、慌张,引申义有迷惑、不知所措等。
▍罚你替受苦的大家在那边多呆几天
语出编辑曹老师朋友圈留言。好友海边度假,晒图晒好心情,曹老师留言,如上。把红心点赞、笑脸留痕、呵呵敷衍变成个诚意满格的句子在社交媒体并不多见,此外,我也在这个隐含了“这边”“那边”的对比句里想到别的好多,比如因何而苦?为何而苦?这么一想,那个“罚”字很温暖。
▍焦虑感生意
“双11剁手,123补脑”据说是本周最新消费口号,这生意主打“焦虑感”,即所谓“焦虑感生意”,其盈利套路被作者李慕阳归结为“普适+痛点+易用+名人+群体+促销+包装+心理”,均针对所谓中产焦虑——作者像给无名女尸做验尸报告那样把那所谓中产8大焦虑分析得头头是道——在这盛产焦虑的年代,有人煞费苦心,普度众生,让所谓焦虑感生意忽然多出些心理抚慰功效,也不算不厚道呢。
▍这是连岳被黑得最惨的一次
来自作者伯通文章,文章梳理作家连岳十年间的观念变迁及“拯救感”清零过程。网友无踪007为此留言说:“把李子阳(暘)和连岳放一起,这是连岳(被)黑得最惨的一次”……从修辞角度看,并置即评价,不过,在这则留言里,所谓“列锦”修辞已变格为“列黑”?
● 去年冬天的雾霾在空气中,
今年冬天的雾霾在人心中。
入心入肺,
顶心顶肺。
(夜骇)
● 人生总会有几个在心里泪流满面的时刻。
(王兴)
▍中年少女
语出饭友呆呆饭文:“刚才在微博刷到一个新词‘中年少女’,惊觉我符合所有特征,感觉眼前粉红色的世界轰然坍塌,只剩皮糙肉松的我被‘中年’两个字拽着在天上飘。谁发明的这些破词儿,特么的能不能不要这么戳心窝”……这段描述记录下了一个语言绑架个案,原词精妙当然是“绑架”前提,可更要紧的,其实是接受者的自我演绎——那些代表我们的词语也在蛊惑我们,可有时候,我们居然渴望被蛊惑?
▍天分勤奋和不要脸这三者缺一不可
来自作者贾大方本周文章,针对“你有越多好友关注咪蒙你就越失败”的讨论,作者以一亲历者(小张)经历,展现爆款公号们勤勉努力的那部分:是晚上九点半的面试,是3天交稿的深度长文,是奇葩创意以及将奇葩板上钉钉的速度、效率:“小张以前觉得,只要不要脸就能挣到钱;小张现在觉得,天分、勤奋和不要脸,这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● 新时代管理模式:一拍脑袋,有了;
一拍胸脯,好了;
一拍大腿,坏了;一拍屁股,算了……
(佚名)
● 不知道不丢人。
偏说自己知道,
便是在一个人的密室里给自己下了春药了。
(方希)
▍无形相亲
来自微信公告(风流涕淌)本周短文,所谓“无形相亲”是一种媒婆强迫症,他们不分场合,无论生熟,凡自觉男女年龄相仿,即自动进入保媒模式……那热情往好听了说,算是媒婆文化发扬光大,往难听了说,也就那种热情如火的丧心病狂吧——咋不去开个婚介中心呢?
▍都是中戏的高材生啊
来自财经记者站消息,消息称,本周二,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慰问快递员等劳动者:(书记问)大家都有地方住么?(大家的回答异口同声:有地方住在)对此,网友真实姓名留言:“都是中戏高材生啊!”
▍挑衅式示爱
来自好奇心词典本周推荐,这种示爱方式“常见于互联网从业者之间,具体表现为“我对你们超感兴趣的曾经有下过你们的app……哦,但我已经删掉了”,一种类似于“喜欢她就抽她板凳揪她小辫”的古早而令人费解的爱意表达”……“古早体冒犯”确实令人费解,不过,放眼国际,它也从未绝迹——近日,万古长青的友邻基于生存之需的装疯卖傻,谁能说它不是示好前兆……诡异。